少年海安说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篇——黄杨为证:韩国钧的赤胆忠魂 |
来源: 点击数:15次 更新时间:2025-09-02 |
“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智则国智。”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关于“多元化育人,培养德才兼备人才”的思想理念,我馆推出“少年海安说”云展播系列活动。指导青少年探源海安文明,了解家乡历史,成长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。
“少年海安说”云展播系列活动带领大家了解完海安的历史文化故事,正式开启新篇章:“历史文化名人篇”。“海陵胜地多人杰”,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,海安这片文化胜地,诞生和吸引了众多的杰出人物,在此挥洒生命的激情。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,在海安汇聚绽放,更在海安长久传承。
(五)
韩国钧先生的人生轨迹,跨越了剧烈震荡的晚清、辛亥革命和民国几个历史时期。他饱读诗书,品德高尚,由科举入仕。在历任为官时,他以廉洁务实、勤政为民、政绩显著而著称。在抗战时期,他以令人动容的赤诚与担当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,积极支持抗日,坚拒日本和汪伪政权的拉拢,直至以死抗节,铸就了其人生价值的永恒丰碑。陈毅赞誉韩国钧先生为“民族抗战之楷模”。2009年,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,韩国钧先生被评为“5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”,2015年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,韩国钧入选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共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
紫老亲历抗战的历程,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:
第一,积极探寻抗日救国的出路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退隐乡野的韩国钧先生就时刻关注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,既痛恨日本侵略,也为民族的前途焦虑不已。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,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,韩国钧主张“化除党见,一致御外”,对国共合作抗日深表赞同。全面抗战初期,韩国钧先生是将抗战希望主要寄托于国民政府的,然而1938年3月,日军侵犯南通、如皋,并派出飞机轰炸海安等地,时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军队和号称“十个旅”的保安旅均未作有效抵抗,此情此景,让韩国钧对国民党的抗日态度产生怀疑,进而深感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渺茫,内心愤怒,他呐喊“家在哪里?国在何方?”。在这一时期,国民党政府虽多次邀请他迁居淮阴、上海、重庆等地,都被他一一拒绝。
在韩国钧对抗战和民族前途感到迷惘之时,他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日益蓬勃发展,看到陈毅、粟裕在苏南进行敌后抗日屡挫强敌,看到陈毅亲赴苏北泰州地区与李明扬、李长江谈判联合抗日等举措,由此,韩国钧心中逐渐燃起另一种希望,就是将抗日的希望寄于共产党和新四军,并且这种信念日益清晰。
第二,支持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策和主张。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进一步深入人心,韩国钧对中共“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”的政治主张逐渐了解并衷心拥护,他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日。当时苏北地区的抗战形势错综复杂,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一面消极抗日,一面积极反共,处心积虑阻扰新四军的东进、不断制造摩擦。韩国钧为此奔走于各种势力之间,竭力协调翰旋。1940年9月,应陈毅之请,韩国钧召集苏北各界代表主持召开“联合抗日座谈会”,呼吁“停战息事,一致抗日”,会议虽然遭到了国民党的阻挠和破坏,没有能达到预期目的,但在政治上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,争取了中间力量,团结了爱国人士,有力表明了新四军抗战的立场和决心,也为新四军黄桥战役的重大胜利作出了贡献。
黄桥战役胜利后,新四军移师海安,韩国钧亲往迎接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并设宴庆功。由于前期亲历国民党肆意制造摩擦破坏抗日等行径,他曾撰联给陈毅,“天心已厌玄黄血,人事难评黑白棋”,明志表示寄抗战希望于共产党。10月31日,在陈毅提议下,韩国钧在海安曲塘主持召开“苏北抗敌和平会议”,旨在开创苏北团结抗战的新局面,虽然当时韩德勤拒绝出席,会议改为谈话会,但此举彻底暴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、摩擦反共的真面目,而新四军则赢得了苏北各界人民的广泛拥护与支持;11月15日,韩国钧积极参与苏北临时参政会,在会上发表讲话,被公推为名誉议长,参政会的召开以及后续发展,对确立中国共产党在苏北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,建设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综观上述,韩国钧以他对国家、民族的赤诚之心与数十年积淀的声望,为发动社会各界团结抗战,推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作出了努力。
第三,抗敌不屈,气节可风。到1941年春,苏北伪军蜂起,日军不断进逼再度侵占海安,韩国钧婉拒共产党为他安排北迁修养或移居香港的建议,避居到海安乡下徐家庄,期间曾再作诗“黑白未分棋未了,鸟囚至死不忘飞”以明心迹。9月,日军包围徐家庄,强逼他出任汪伪政权伪职,韩国钧抱定誓死之心,面对威逼利诱,泰然自若,大义凛然。1942年1月23日临终前,他嘱咐家人:“抗战胜利之日,移家海安,始为予开吊,违此者不孝!”寥寥数语,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充分彰显,感人至深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,世代海安儿女应更多地了解韩国钧青山青史终不负,平生功业见春秋的光辉一生,以先贤为榜样,赓续紫石风骨,永葆玉兰之魂!
小讲述者简介:
吴承璘,海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。
|
【刷新页面】【打印此文】 |
上一篇:铭记历史 赓续荣光——抗日战争时期海安红色遗迹 下一篇:【“学霸”康熙】情牵七夕:共赴一场跨越三百年的文化盛宴 |